芯片制造产值占深圳60%以上,沉默的半导体坪山军团现身!

  10月15日,第二届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2025)在深圳开幕。

  作为深圳的硅基半导体集聚区,坪山区22家半导体企业集体亮相,其中既有新宙邦、昂纳科技等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骨干企业,又有坪芯科技、佳迈自动化等新锐企业,覆盖从前端研发、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与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在深圳半导体江湖中,坪山身处什么段位?

  当前,坪山区以中芯国际、鹏新旭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汇聚了富满微、安培龙等200家优质企业,芯片制造产值占全市60%以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芯片制造产值突破百亿。

  龙头引领,抢占芯片制造制高点

  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生长”,坪山因地制宜融入“芯片江湖”,推动“中国芯”崛起。

  坪山区是深圳最早布局芯片制造的行政区。2008年,中芯国际在坪山布局华南地区唯一的工厂。到目前,中芯国际已扩建2条工厂,8英寸厂覆盖0.35微米至0.15微米,12英寸厂主打中端成熟工艺,形成“特色+规模”的组合优势。

  之后,鹏新旭开工建设,聚焦12英寸成熟芯片制造,为中国芯片市场提供高质量代工服务,填补国内空白。工厂毗邻中芯国际,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近年来,坪山发挥芯片制造工厂集聚的核心优势,用好比亚迪、荣耀等终端应用场景,在深圳最早出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项政策,全力打造“大树耸立、林木茂密”的产业生态。

  通过积极构建细分优势,分赛道推进发展,坪山初步形成以格芯集成、飞托克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以君正、率能为代表的集成电路设计,以基本半导体、爱仕特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以太辰光、昂纳为代表的光电器件,以嘉合劲威、铨天、立能威为代表的存储器件等5大细分赛道。

  接下来,坪山将强化硅基制造、光载信息、集成电路扩展工艺三大支撑,全力构建年产能超500万片的“湾区芯城”,打造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的核心承载区。

  链群共生,催生百亿产业集群

  一条产业链、两名链主企业,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催生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牵引成效显著,富满微“慕名而来”。通过芯片制造带动封装工厂建设,去年6月,富满微电子封装项目在坪山建成,年封装产能超8000kk,形成了晶圆制造+芯片封装的产业链配套。

  上个月,求境科技选择落户坪山,从事高精密过滤阀门的研发、生产,赋能集成电路产线良率提升,即将实现产品产业化。

  “我们看中的是这里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求境科技总经理李森华数了数,“这里有中芯国际、鹏新旭等行业龙头企业,配备了中城产业园等优质产业空间,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我们需要这片优质宽松的发展环境。”

  产学融合,激活技术创新策源地

  在深圳技术大学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一批集成电路、硅光领域的科研界、产业界精英荟萃,院长宁存政和教授们正全力谋划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工作。

  宁存政是白光激光发明人,在筹建清华大学国际纳米光电子学研究中心后,南下深圳,来到坪山,只为建设中国院校最好的微纳加工中心。历经4年,成功打造深圳技术大学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并将于今年投入使用,可为企业提供化合物光电芯片、硅基MEMS芯片领域流片服务,研发可做到8nm,小批量代工可实现0.35μm。

  前不久,坪山区人民政府、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启动环大学产业科技创新带建设,持续拓展产学研辐射圈层。随之,集成电路与光电芯片学院联手产业界合办的“龙芯英才班”将持续升级,全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这条带上,在坪山高新区产学研基地内,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制备出全球最大尺度结构超滑材料,将摩擦系数最低降至百万分之一,获评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创新大赛最高奖。

  今年以来,米格实验室、中汽芯车规级芯片标准中试验证服务平台相继落户坪山,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中小初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转载来源:南方+)

信息来源: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