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圳奇迹|深圳坪山:车药芯智聚动能 改革创新筑高地

  2025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日子。今天的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图片

  位于深圳东部的坪山,同样历经时代巨浪,唱出了光荣与梦想——

  生物医药首选坪山,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半导体破解“缺芯之痛”,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坪山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攀登创新高度、挑战创新深度、刷新创新速度;小一、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位居全市前列,周国平、张国立一众文化大咖齐聚坪山,拥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城区高速发展的同时,坪山更不忘其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坪山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展望未来,坪山将持续以全面深化改革作楫、创新实干为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迈上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产业强▶▷

  “车、药、芯、智”四箭齐发

  走进亿道集团总部大厦,写字楼里的“次元之造”,是企业精心打造的智能工厂。

  工厂内,一台装有上千个灯珠的工业相机正对产品进行高速拍摄,在AI工业视觉系统的“火眼金睛”下,短短几秒,就完成了10—12个样品的缺陷检测。“我们通过训练好的模型,让AI识别准确率达99%,完成超高品质产品交付。”亿道工厂生产总监张新说。

  除了智能工厂外,亿道写字楼内还分布着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人员直接将科研成果在楼宇间落地转化,让研发到生产的距离浓缩在“分分钟”内。

  当前,都市工业楼宇正为坪山新型工业化注入更多活力。作为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坪山以楼聚产,一栋楼里形成一个完备产业链,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楼宇间,总部企业落子、头部机构入驻,催生一个千亿级或百亿级产业集群。如今,坪山初步形成“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以“6+3”产业集群为支撑、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坪山拥有全国首批、深圳唯一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是生物医药核心集聚区与高端医疗器械智造催化区。深圳每4家生物医药企业,就有1家来自坪山,集聚了复星医药、赛诺菲巴斯德、新产业等1290家企业,去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267.8亿元,“千家企业、百亿产值”生物医药集群已成。

  集群化的发展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比亚迪的“头雁效应”带动坪山形成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在这里“足不出户”就能找到上下游合作企业。2024年,坪山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超4000亿元,增长30%。

  做强“中国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当前,坪山已经形成“两大制造基地、五个细分赛道、四大平台、一个专项政策”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0年,实现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营收)突破500亿元,建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主阵地。

  “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应用场景持续“上新”。坪山推进产业AI化、AI产业化,首批发布11个AI应用场景清单,挖掘百余个AI应用场景,推动三大主导产业植入AI基因,同时不断夯实城区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承载区和全域全时应用场景示范区。上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83.9%。

  营商优▶▷

  与企业结成“创新合伙人”

  “去年公司扩大生产后,原材料需求大量增长,迫切希望找到更近的供应商降低生产成本。”日前,“链上坪山”新型储能产业供需对接会举办,由政府“牵线搭桥”,将12家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一堂,推动华兴新能源与奔达康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超千万元。“我们把诉求反馈过去,没想到很快得到解决,效果远超预期。”华兴新能源采购经理说。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坪山高质量企业“成群结队”,既有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又有中芯国际、荣耀等行业顶梁柱,更有一大批诸如新宙邦、拉普拉斯等国内翘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企业纷纷落户,证明了坪山是一座让企业愿意留下、愿意集聚的城区。

  近年来,深圳始终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来抓,坪山始终秉持“什么对企业最有利、怎样对企业最有利”的服务理念,持续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更多创业投资人与坪山结成“创新合伙人”,成为“奋斗共同体”。

  在坪山,科技领军企业“出题”,政府高效“解题”模式已成常态。通过推动与中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合作,坪山持续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出台全国首个县域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经费比重高达97.7%。

  对于企业普遍关注的人才培养问题,坪山也开出了“药方”,创新构建“智能车、中国芯、创新药”三大主导产业技能生态链,带动53家链员企业与43所院校协同育人,成功培育9家省链主企业。

  如何破解企业的产业空间困境?坪山去年全年整备产业用地30万平方米,新增优质产业空间220万平方米;通过“规划引领+设计创新+审批改革”三维联动,将赛格科技老厂区转型升级为辖区规模最大的全盘道工业综合体——坪深智慧产业园,实现在推动城市更新中向“老楼”要新空间。

  办事不求人、方便少跑腿,坪山设立园区政务服务站,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构建“1+6+N”服务联系体系,提供“指尖办、上门办”等定制服务;打造“坪山益企行”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省力、省时。

  民生暖▶▷

  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坪山人

  “下了班,约上三五个好友聚聚,吃烧烤、喝啤酒、看好戏,生活真美好!”8月22日,“坪山仲夏夜”文旅IP活动启幕,推出八大板块主题活动,连续10晚超百场表演,期间龙马社戏剧嘉年华同步开启,《我爱桃花》等精彩剧目陆续上演,消费市场迎来文旅融合新热潮。

  坪山人的每一天,在家门口就能畅享“文化盛宴”。启动艺术外送计划2.0,向社区、园区、厂区和校区蔓延;率先推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深度共建,打造十分钟公共阅读服务圈;“飞碟体育馆”焕新首秀,全区建成体育场地面积超130万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增进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坪山坚持走“产业驱动、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子,让人民的笑容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除了优质文体活动,坪山还在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让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在坪山,“坪山绿”“坪山蓝”时常刷爆市民的朋友圈。数据显示,坪山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天数达253天,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建成103座公园,新增公园绿地近3万平方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史上第一个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詹天佑奖。

  以“共建花园”创建为小切口,坪山通过“1+N”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广泛动员人大代表、绿化企业、小区业主、志愿者,将5400平方米闲置土地打造成美丽花园,并且让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改造方案设计论证,真正实现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建”转变。“在家一开窗就是满眼美景,每天下楼逛公园成了‘必修课’。”居民纷纷感叹。

  如果说生态环境让城区更有“面子”,那么民生事业的发展则让坪山居民越来越为生活在坪山而自豪:深圳实验坪山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坪山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坪山,连续五年获评珠三角地区48县(区)政府教育履职评价优秀档次;辖区千人床位数从5.87张增至6.17张、千人医生数从3.92人增至4.2人;在全市率先实现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全覆盖,成立全市首家“社区亲子互助中心”。

  配齐商业设施,家门口的消费更便利。目前,坪山区创新推出坪山“超悦生活季”全区性消费IP,开业运营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集中商业总面积突破28万平方米,在增量方面,全区储备商业面积超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超过30万平方米。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如今,在坪山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肌理里,群众日益感受到的是一个更有温度、更有品位的高品质宜居城区。

  (转载来源:南方日报)

信息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