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体育场地超2.4平方米,深圳坪山“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体育馆焕然一新,环境非常舒适。”前不久,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艺术体操)测试赛在深圳坪山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这座形似UFO的“飞碟体育馆”完成焕新升级后的首秀。广东省艺术体操队教练何晓敏对场馆的智慧系统和人性化服务给出高度评价。

体育馆

  “办赛就是办城”,办好赛事是对城市综合实力的检验,更是城市展现新面貌、打造新品牌的契机。

  当前,体育成为坪山人民生活的基因,成了坪山城区宣传的名片。近年来,坪山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区的目标,推动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全民健身提质增效、赛事经济质量跃升,营造愈发浓厚的群众体育氛围,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参与运动,收获健康与快乐。

  对于坪山而言,随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让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区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活力,撬动城区品牌升级。

  以体惠民

  随着十五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全民运动的DNA也进一步被唤醒了。赛场外,群众热情高涨,运动融入坪山人的日常——从智能健身器材亮相公园,让群众有了一个便捷、免费、智能的健身好去处;到86所体育场馆“开放共享、一键预约”;再到全域自然博物将徒步运动与生态、文化相结合……一幕幕火热场景,奔涌着全民运动的非凡活力。

  浓厚的全民运动氛围,离不开完善的运动健身休闲网络。坪山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坪山体育聚落预计明年建成,马峦山、坪山河运动活力带规划建设提速,全区建成体育场地面积超13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2.4平方米,增长13%,意味着“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丰富多彩,让这片热土更显活力生机。坪山区连续四年持续开展5大联赛、10项高端赛事、20个特色群众活动越办越精彩,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中国网球巡回赛CTA800、湾区大学生围棋联赛、广东男子篮球赛等系列高端赛事纷纷落地坪山,实现了“人人可参与、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

  体教融合

  “这堂课太值了!”3月28日,国家羽毛球队“冠军进校园”活动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国羽冠军与坪山学子一起交流“球经”。

  近年来,坪山持续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创新构建“引领性、普及性、个性化”三维一体的品质课程体系,实施富有坪山特色的悦动体育“嗨”课程,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推动7万余名学生参与,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目前,坪山区拥有14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10所深圳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及7所深圳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

  坪山多所学校也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特色——日新小学引入AI跳绳一体机,实时记录学生运动数据;科源实验学校打造“引体、仰卧荣誉榜”等比赛燃爆大课间30分钟;同心外国语学校在周末及假日对外开放室外运动场,举办亲子赛事、家校企赛事;深中坪山打造社区体育文化中心,开发面向家校社的协同育人课程……

  服务大局

  3月22日,深圳街超首届湾区足球冠军联赛开幕。2023年,坪山深入实施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首创“街道参赛+全民竞技”的“创新坪山杯”深圳市街道足球邀请赛,以零门槛、强互动、广覆盖的特色吸引12支街道队伍、超万名市民参与,成为深圳草根足球的标杆赛事。

  作为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街超”通过足球这一世界性语言,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体育交流,让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在基层得以延伸、补充。来自赞比亚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留学生王子和弟弟丹尼很喜欢“街超”的运动氛围。

  与此同时,坪山对释放消费新动能作出积极探索,开展多项“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有效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潜力,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来源:南方+)

信息来源: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