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山区“融汇通行·共筑无碍”无障碍环境体验工作坊在六和商业广场成功举行,共招募20名残疾人及社区居民担任无障碍体验官。本次活动采用理论讲解与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升参与者对无障碍环境的认知与理解,又点燃大家共同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热情,助力营造更具包容性与人文关怀的社区空间,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更有深度。
第一站:深入公共空间,化身“城市侦探”
活动伊始,社工为参与者细致讲解了商场常见无障碍设施的功能与用途,帮助大家初步建立无障碍认知。随后,大家化身“城市侦探”,亲身体验并记录商场及周边的缘石坡道、通道、卫生间等各类无障碍设施,在互动实践中深化对无障碍设施功能的理解。

体验无障碍通道
第二站:从“无声剧场”到“设计找茬”的深度思辨
在“无声剧场”环节,各组需要凭借团队默契拼凑无声短片的剧情。这一独特设计让大家在静谧的互动中,真切体会到听障人士面临的信息沟通障碍,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无障碍的重要性的理解。在复述《疯狂的蒲公英》剧情时,有参与者将剧情与无障碍理念巧妙结合,提出新颖见解:短片中的蒲公英在寻找适宜土壤时,眼看目标近在咫尺,却因一道小小的斜坡阻碍而无法抵达,最终种子只能随风飞越障碍。这一解读生动地诠释了“环境中的小小不便是个体面前的一座大山”,让物理无障碍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观看无声视频
随后的“无障碍设计‘找茬’”环节,大家从“体验官”切换至“优化师”视角,以第一环节亲手拍摄的照片为蓝本,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共同讨论设施细节的不足。双视角的切换不仅激发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也将亲身体验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头脑风暴环节
第三站:最暖收获,体验促理解,交流结友谊
在分享环节,大家真诚地分享了个人感悟。令人动容的是,在活动过程中,个别残疾人与社区居民因深入的互动而彼此欣赏,主动添加微信,建立了宝贵的友谊。这真挚的人际联结,成为“融汇共筑”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本次工作坊通过精心的环节设计与小群体的深度互动,成功地将无障碍理念从认知转化为共情,从共情升华为行动与连接。它不仅是一次环境认知的启蒙,更是一次社区融合的温暖实践,为构建更具包容性与温情的“无碍”社区注入了真挚而蓬勃的力量,也为深度基层治理埋下了温情的萌芽。(信息员:黄捷梅、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