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坪山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主任谭小进教授的指导下,由主任医师刘广交成功实施坪山区首例“零射线、零辐射”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手术。这一技术突破为孕妇、儿童、备孕人群等对射线敏感的特殊群体带来了福音,标志着坪山区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迈入“绿色诊疗”新时代。
“零辐射”精准消融 为特殊人群开辟安全治疗新路径
此次接受手术的两位患者,一位深受阵发性室上速反复发作的困扰,另一位则被频发室性早搏折磨得苦不堪言。传统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依赖X射线影像指导,虽然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手段,但对于对辐射敏感的患者,尤其是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而言,X射线辐射可能带来潜在健康风险,让他们在面对手术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
刘广交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另辟蹊径,借助先进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完全没有X射线辐射的环境下,精准构建心脏三维模型,如同在心脏内搭建了一个“立体地图”。医生可以清晰地定位病灶位置,然后进行精准消融。
这种新技术能帮助医生获得准确靶点、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手术安全性。整个手术过程无需X射线辐射,在可视化操作下精准完成,既让患者避免了辐射风险,也让医生无需穿戴铅衣负重手术,因此被称为“绿色电生理射频消融术”。
其中一位患者术前表示,得知手术无需承受辐射,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对专家团队和医院的先进设备充满信任,这才下定决心接受手术。术后,两位患者恢复顺利,48小时便达到出院标准,目前已经回归正常生活。
“软硬兼施”筑根基 构建心律失常全周期诊疗体系
这次手术的成功,背后离不开坪山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打造的“绿色电生理导管室”。在硬件方面,这里配备了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心腔内超声等高端设备,实现了从心脏建模、导管导航到消融定位的全流程无辐射操作,为“零射线”手术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如果说硬件是基础,那么软件实力就是核心竞争力。谭小进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复杂病症的诊疗中,他们形成了成熟的临床路径与个性化方案。
在心律失常的电生理诊疗领域,“绿色电生理导管室”医疗团队由经验丰富的电生理专家、心血管内科医生、麻醉师和护理人员组成。在手术前后,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围术期指导和关怀。
科室目前已常规开展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等基础检查项目,同时成熟开展冠脉造影、冠脉内超声、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等先进技术,可为胸痛、心慌等症状患者及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从精准诊断到介入治疗的全周期管理方案。
开启“绿色诊疗”常态化 守护更多“心”健康
作为坪山区首个成功开展“零射线”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术的医疗机构,坪山区中心医院的这一突破,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进步,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生动实践。随着“绿色电生理导管室”的常态化运行,该院心血管内科将为辐射敏感群体提供无辐射的精准诊疗服务,让这类人群不再受射线风险的困扰,能够安心接受规范化治疗。
“零射线技术的应用,是我们构建精准化、安全化心律失常诊疗体系的重要一步。”心血管内科主任谭小进表示,科室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让前沿医疗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医护团队也特别提醒大家,心脏健康需从日常生活中关注。如果频繁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一定要警惕心律失常等潜在风险,及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通过早期干预和规范诊疗,能够最大限度地筑牢心脏健康防线,让“心”动力始终保持强劲。
相信随着“绿色诊疗”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于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拥有更加健康的心脏和美好的生活。
(转载来源: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