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5种补铁食物,帮助宝宝不再“贫”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2-14 00:00:00

  很多宝爸妈担心宝宝缺这缺那,平时就会给宝宝补钙、补维生素、补DHA......可是,带宝宝做常规检查,却被医生告知贫血!

  其实,宝宝缺铁比缺钙更普遍,带来的危害也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缺铁的问题。

  一、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那么,什么样的宝宝容易缺铁呢?

  (一)先天储铁不足

  孕妈有缺铁性贫血,造成胎儿铁储备不足;早产儿、双胎或多胎宝宝,从妈妈那里获得的铁较少,就易发生缺铁。

  (二)铁摄入量不足(主要原因)

  宝宝出生6个月后,胎儿期的铁储备基本消耗,加上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母乳、乳制品、谷物含铁量较低,如果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另外,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可导致宝宝缺铁。

  二、如何判断宝宝缺铁

  (一)缺铁有哪些“信号”

  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指甲颜色较浅、小脸没有血色及食欲下降等;情绪上表现为:易哭易闹、记忆力变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由于缺铁会降低食欲,宝宝吃不好、吃得少就会阻碍其智力及生长发育。因此,一旦发现有异常“症状”,要及时带宝宝做检查。

  (二)如何科学判断“缺铁”

  贫血的检测:血红蛋白浓度测定是目前最常用、最简便的筛查儿童铁缺乏的血液生化指标。

  6岁以下的宝宝,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小于110g/L,就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但高于90g/L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60-90g/L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30-60g/L

  注意:血液检查只是参考之一,还要根据医生的综合评估才能确诊。

  三、补铁,食补放在首位

  对于轻度贫血的宝宝,可首选食补来加强铁元素的摄入。

  (一)补铁,要及时合理

  (1)在宝宝出生后4~6个月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中铁含量虽低,但其吸收率可达50%,是牛乳的5倍。

  (2)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应选择铁强化配方奶。

  (3)从6个月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优先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非自制)、瘦肉、内脏、鱼肉等。

  (二)含量与吸收,缺一不可

  补铁,最好是含铁丰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1) 动物肝脏和血制品

  含铁量比红肉要高,但不建议每日给宝宝食用,每周给宝宝吃1-2次就可以。

  (2)红肉(牛肉、猪肉等)

  红肉是补铁的最佳选择,禽类、鱼虾类的铁含量远低于红肉。

  (3)蛋黄

  蛋黄的含铁量为7mg/100g,其中的高磷蛋白会影响铁吸收,因此,不是补铁的首选食物。

  蛋黄的作用更多是在于提供其他重要营养素。

  (4)新鲜蔬菜和水果

  新鲜绿叶蔬菜含铁量较高,其中最高的是油菜,达到了5.9mg/100g,其次是荠菜和苋菜,为5.4mg/100g,而传说中的补铁高手菠菜,仅为2.9mg/100g。

  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较低,均在10%以下,因此,也不是补铁的最佳食物。

  (5)维生素C(铁的好搭档)

  以上食物搭配维生素C高的食物,如草莓、猕猴桃、橙子、番茄、深绿色蔬菜等,可以增强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