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冲米粉的10大误区,第二个你也中了吧?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2-20 00:00:00

  宝宝长到4个月后,单纯的母乳喂养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他的营养需求;到了6个月,咱们就必须给宝宝「加餐」啦。

  而宝宝「加餐」的第一口辅食,常常是米粉。

  关于泡米粉啊,发现好多宝爸宝妈都是按自己的理解去做的,有些做法就显得不那么合适。这里整理了10大误区,看看你到底中了几条?

  01、外面买的不如自己做的

  很多爸妈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生怕外面买的米粉质量不过关,吃坏了宝宝。

  米粉嘛,顾名思义,米磨成粉就好了,家里也能做呀!

  但其实,和外面市售的「强化铁米粉」比起来,自己做的米粉里,铁的含量明显不能满足半岁以上宝宝的发育需要。

  假如不能及时给宝宝吃上鱼泥、肉泥等食物补充铁质,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还有就是,宝爸宝妈要是不懂得必要的消毒措施,那家里做的食物就更不会比买来的安全啦。

  02、米粉冲得越浓越好

  不少宝爸宝妈在冲米粉的时候,总怕宝宝吃不饱,米粉总是加多了。其实,冲好的米粉应该调成稍稀的泥糊状。

  其实,米粉和配方奶一样,粉和水是有比例要求的。如果是市售的米粉,一般在包装上会说明冲泡的比例,按照说明来冲就好啦。

  如果是自家做的米粉,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用小勺舀起来,不会很快滴落。

  03、开水冲,才冲得开

  有些家里长辈专门烧了开水冲米粉,最后忍住了,没说——嗯,这种小事情,不必上纲上线。

  只是,丁妈心里还是有点惋惜米粉里的乳清蛋白,温度那么高,早都烧得变性了吧……好在看上去大宝吃了也没啥反应。

  不过自那以后,冲米粉这件小事,丁妈次次抢着干,凭经验,把水温调到70度左右。

  这样的米粉,营养才不损失呀。

  04、米粉是生的,要煮熟

  可千万别煮,别的不说,多费事啊!

  自家磨的米粉,应该是炒米来做,不是生米,所以用水冲开,再搅成糊就行;外面买的米粉也是熟的,而且被高温度的开水一折腾,营养跑早没一大半儿,太浪费啦。

  05、先加水,后加粉,顺序和配方奶一样

  咦,好像……没什么问题吧。

  反啦!这里应该是:先加适量的米粉,再加入调整到约70℃的水,然后轻轻用勺子搅匀,成稍稍稀一点儿的泥糊状,适当降温就可以试吃了。

  06、加点糖盐提味道

  家里长辈疼娃,丁妈做米糊的时候,她们经常让丁妈这个「加点盐」,那个「加点糖」。

  大家要记住喔,小宝宝味觉非常灵敏,光是食物的本味,已经够他们享受了。过早接触调味料,可能会让他们变成「重口味」。而且,我们说过很多次,1岁以下的宝宝的食物中,是不需要加任何调味料的。

  在我们不得不让孩子了解糖、盐的美味前,先尽可能地让孩子认识不同食物的「真面目」吧。

  07、用矿泉水冲更营养

  无论米粉或者奶粉,都不建议用矿泉水冲;甚至,也不建议给宝宝长期喝矿泉水(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直接喝水哈~)。

  有的家长可能听过一些纯净水或自来水不好的说法,其实无稽之谈。普通的水,只要经过规范的净化处理,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对身体的作用跟高档的矿泉水、纯净水等也不会有差异。

  不用矿泉水,省钱还是小事;要是用了反而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让宝宝便秘或其他不适,就是实力坑娃了。

  08、事先冲好,饿了再吃

  就像奶粉冲好不能放太久一样,米粉也不能一次冲好多、吃的时候热一点,甚至没吃完的留着下次再吃。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你能看到,从空气中到米粉碗里,各种微生物一直在寻找营养丰富的池子进行大规模繁育……大概下次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吧。

  所以啊,记住这几点:没人吃过的,最多放2小时倒掉;宝宝没吃完的,别可惜,直接倒掉——自己马上吃掉也行,餐具也要彻底洗干净。

  09、要一直吃到断奶

  可千万别,这样喂下去,孩子以后咬不动东西怎么办?

  7个月以后的宝宝,不应该只喝糊糊了,可以开始尝试稀饭、烂面这样的「半流质」,以及各种剁碎的食物,来锻炼咀嚼功能。

  这样,才能跟上宝宝飞速发展的消化功能和进食能力。

  10、只吃米粉不吃别的?

  上面已经说过了,自己做的米粉含铁不足,那是不是吃外面卖的就不用费事再加别的辅食了呢?

  当然不是啦。做各种辅食,不光是为了营养(先不说米糊的营养根本赶不上宝宝的生长发育),更为了培养宝宝的味觉和进食能力。

  说了这么多,其实上面这些错误啊,就算犯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看完了也没必要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啦。只是想说:多了解一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