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四大基石

信息来源: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 发布时间:2018-06-29 16:05:00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活方式。膳食不合理、运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我国居民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采纳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健康。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目前比较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营养平衡,促进健康的目的。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为平衡膳食提出了权威性的指导意见。

  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定时定量。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要少吃油脂高,过甜、过咸的食物。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每日最少要喝1500~1700毫升水(约7~8杯)。饮水应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饮水不足或过多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够降低患高血压、中风、冠心病、二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适量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要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动则有益,适度量力,贵在坚持。建议成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三、戒烟限酒

  吸烟有害健康,每一个吸烟的人都应该戒烟。

  饮酒不宜过量。即使饮酒也应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并将饮酒量控制在适当的限量以下。

  四、心理平衡

  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有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