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坪山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区司法局的业务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牢牢秉持“把普法融入法治实践、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依法行政全过程”的工作原则,扎实推动各项普法工作。现将2024年度普法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普法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细化目标任务,明晰工作职责
一是召开普法工作部署会议,对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普法各项任务。二是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度,研究制定了《2024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等配套文件,并细化普法责任清单。三是明确普法工作负责人和联络员,每季度按时报送普法工作动态、年度总结、汇报普法工作经验和成效等。
(二)强化学法用法,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一是进一步充实学法内容。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纳入学习内容,加强对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巩固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二是统筹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考试活动。组织全街道在编干部人员参加学法考试活动,明确学法考试对象、考试内容及学习考试方式,学习率及参考率100%。三是牵头组织全街道普法业务培训。
(三)强化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治治环境
通过组织普法宣传工作人员走向街头、广场、社区,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5·29”深圳爱犬日、“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点,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突出、针对性强的普法宣传活动。
(四)运用好阵地建设,增强公众法治意识
一是依托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法治文化长廊。立足培养公众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职责,在坪山烈士亭园旁边河道上建成约50余米长对公众开放的法治文化长廊,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旨,以弘扬宪法精神为核心,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线,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为群众打造了学法新阵地,营造出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二是建立调解新阵地,拓展人民调解知晓度。2024年5月,区委组织部与区司法局加强协作,全面整合基层各类调解阵地,统一建立邻里家事调解工作室,目前,坪山街道辖区设有邻里家事调解室6个,秉持“公正客观,用身边人化解身边事”的宗旨,帮助坪山辖区居民解决各种邻里家事纠纷问题,维护社区谐稳定。积极探讨“普法”+“调解”工作模式,将人民调解员纳入普法宣传员队伍,让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学法懂法,真正实现以法促调,以调促宣。三是推进法治宣传进校园。开学日延续好青少年“法治与安全”第一课,助力开启元气满满新学期,平安法治办公室(司法所)走进校园,到坪山中心小学开展“法治与安全”第一课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中向同学们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立法目的,讲解了如何认识消防安全标识、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等安全知识,阐述了校园霸凌的表现形式与危害。到宝山技术学校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向同学们提示毒品的种类与危害,将“法治种子”根植于青少年心中,为校园安全筑牢法治“防火墙”,鼓励青少年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远离不良行为的思维意识,为青少年平安健康护航。
(五)扎实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坚持普法与执法相结合
一是围绕“科学用芯养犬,共享城市文明”主题,组织开展第六届“5·29”深圳爱犬日宣传活动。二是积极传播文明养犬理念,打造1个宠物友好活动空间,组织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小区宣传活动,现场发放犬只嘴套、拾便器,并为犬只接种狂犬疫苗,引导居民文明规范养犬。三是联合社区志愿者走街串巷,以“聊家常”的方式,通过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折页、养犬管理条例等形式,向辖区相关养犬人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居民提升文明养犬意识,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二、存在的问题
普法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法律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经费相对紧张,开展活动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二是法律宣传教育还有薄弱环节,少数干部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结合程度还不够,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水平和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宣传教育手段还比较单一、方法简单。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普法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坪山街道将继续按照“八五”普法规划以及上级要求,在抓好常规工作落实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一是完善日常学法制度,不定期组织法治讲座,深入推动经常性学法。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活动,增强街道工作人员学法的覆盖面和吸引力。二是普治并举,全面提升社会法治水平。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工作,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创建活动,总结推广经验。三是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专项治理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