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大 缩小 指读 语音播报 大鼠标 重置 返回 退出
坪山区人民政府(关怀版览模式)
首页 > 工作动态

从服务受助人到公益主理人,坪山区坑梓街道党建引领“五社联动”下的精准帮扶之路

信息来源:坪山区坑梓街道办事处发布时间:2025-10-11 15:08:02

  近日,“2025感动深圳·我的深圳故事——第二十二届深圳关爱行动分享会”举行。当主持人介绍到“年度爱心家庭”获得者梁小霞的名字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位曾因孤独症儿子陷入绝望的母亲,如今是“星创家园”主理人,为众多孤独症儿童家庭带去希望。

  面对现场观众,小霞没有分享自己的经历,而是将荣耀归于帮助她成长的社区和社工。她说:“是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秀新社区党委和社工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是志愿服务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如今,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人,让温暖在社区中延续。”

  小霞的故事,始于一场令人心碎的困境。2023年,梁小霞带着孤独症儿子走进秀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满脸憔悴。为给儿子治病,她花光积蓄、四处求医无果,经济与精神的双重重压让她几近崩溃,甚至在天桥上因7元路费和一瓶饮料钱情绪失控,险些轻生。幸运的是,社区社工通过服务网络发现了她的困境,主动联系并提供系统性帮扶。

  社工的介入成了小霞人生的转折点。他们整合民政、妇联等资源,缓解她的经济压力;通过心理支持小组,帮她释放情绪、重建信心;还传授孤独症康复知识,指导她在家庭中有效干预。在18次个性化服务和6项资源精准对接下,小霞从依赖救助的受助者,成长为坪山区公益组织志愿者及理事。

  2025年,小霞的公益之路迎来新的里程碑。在9月启动的“有才居民、有爱秀新”美好社区微创投计划中,小霞作为“困弱帮扶组”项目负责人,提出“邻里陪伴计划”,带领20名社区骨干接受系统化培训,深入调研为弱势家庭提供切实帮助,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同时,在社区党委和社工的支持下,她与几位家长创办的专属于孤独症儿童的公益康复学堂——“星创家园”将于10月9日正式开课,届时会为10余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融入性教育,也将为有需要的家长们搭建起互助支持的平台。

  从受助者到主理人,小霞的蜕变印证了坑梓街道“社志融合”理念的实践成效——社工的专业服务点燃个体希望,而个体的成长又反哺社区治理,形成良性循环。小霞的故事并非个例,而是坑梓街道以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机制、织密民生保障网的生动缩影。

  作为深圳东北部工业新兴区,坪山区社会服务资源与中心城区存在较大差距,而秀新社区作为坑梓街道典型城中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占比高达98%,困弱群体基数大、需求复杂多样。被帮扶对象动能不足、资源分散、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等问题,曾是社区治理的痛点。

  为破解这些难题,同时,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秀新社区党委在坑梓街道党委指导下,构建了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纽带、社会组织为支撑、志愿者为主体、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这一机制通过三大核心做法精准施策:

  其一,坚持党建引领,以五社联动为核心,建立社区源头治理机制。针对困弱群体治理问题,以党建引领创新“五社联动”机制。一是成立精准帮扶小组,社区党委书记牵头排查、评估需求并分类帮扶,制定流程导图,建“一户一档”台账,动态更新,针对非户籍困弱群体补充政策不足。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定期分析需求,形成闭环,破解服务碎片化。三是整合资源,推动治理转型,形成基层治理格局。

  其二,推动社会协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构建多元支持网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支持网络。一方面,通过“微心愿认领”等机制动员多方参与,实现心愿对接107个,弥补帮扶空白。另一方面,链接外部资源筹集善款46万余元,形成帮扶体系。此外,动员志愿者等开展帮扶910人次,覆盖重点人群,拓展帮扶范围,实现资源与服务多元化。

  其三,聚焦精准服务,以社会工作能力补充政策短板,建立全链条体系。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围绕“需求评估—服务实施—成效反馈”建全链条帮扶体系。针对心理等需求,社工通过同质群体支持重建信心。关注政策盲区弱势群体,提供心理辅导等支持。为就业能力不足者开展培训和辅导,链接岗位37个,推动从“短期救助”向“能力赋能”转型,形成精准服务与政策补充结合的治理模式。

  数据显示,项目实施以来,秀新社区累计建立“一户一档”台账380份,并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动态更新65份,发放救助宣传折页4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28人次,惠及困难群众768人次,动员志愿者1124人次,党员参与359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2162小时,形成以“微光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支持网络,更培育出小霞这样的社区治理中坚力量。同时,该项目还荣获深圳市2024年党建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大赛二等奖。

  从个体命运的重塑到社区治理的创新,秀新社区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下的“五社联动”,不仅能精准对接政策盲区中的困弱群体需求,更能激发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推动资源公平分配和社区共治水平提升。

  坑梓街道正不断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正如梁小霞所说:“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就能让更多家庭走出泥泞,迎接星光。”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社工的专业力量与社区的温暖温度,正共同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信息员:刘江、黄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