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阵地扎根书香——坪山区图书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正式启用
2025年9月27日上午,坪山区图书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揭牌仪式暨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在区图书馆八楼开展。区司法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图书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与现场读者共同见证这一融合法治与文化的重要平台落地生根。
法治与文化的美美与共
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区委依法治区办副主任、区司法局局长白宁在致辞中表示,建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丰富法治文化供给的具体实践。将法治思想宣传阵地建在图书馆,是希望借助深厚的文化土壤,让法治精神更好地浸润人心。他指出,这一阵地将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内容建设的精准权威与贴近实际相结合,要通过开展法治主题讲座、读书沙龙、互动体验等活动,让法治知识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市民生活,将阵地打造成为学习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平台、提升市民法治素养的文化基地。
古今法治智慧的精彩对话
随后,白宁局长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主讲人以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为主题,通过生动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听众领略中华法系的博大精深。现场听众凝神静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感受法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讲座从“礼法结合、德法共治”的法治传统出发,深入阐释了中华法系的独特智慧,通过历史案例与现代法治实践的对比分析,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当代法治建设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的法治文化盛宴。“法治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文化。这样的讲解让我们对法治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一位听众在讲座后感慨道。
便民服务彰显法治温度
与此同时,坪山图书馆一楼外同步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在法律援助专区,专业律师们针对群众关切的民间借贷、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劳动争议等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充满温度的法律咨询服务。一位市民咨询关于朋友间借款多年未还的问题,律师详细讲解了诉讼时效、证据收集要点以及法律维权途径,并建议其优先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另一位女士就离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归属的疑惑进行咨询,律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耐心分析了权利义务,并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思路。针对老年人群体,律师们更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析理,耐心疏导焦虑情绪,为他们指明依法维权的清晰路径。
在公证服务专区,公证人员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了详尽专业的业务讲解。如,一位老年读者带着关于遗嘱公证的疑问前来咨询,公证员结合其家庭情况,详细解释了订立公证遗嘱的法律优势、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帮助老人明确了如何按照意愿稳妥安排身后事宜。工作人员细致说明了相关公证的申请条件、所需材料及具体办理流程,现场解答了群众财产继承、婚姻财产等方面的疑惑,并发放《公证便民服务事项》等宣传册及定制宣传品300余份。
在人民调解专区,一位居民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邻里纠纷前来咨询。调解员耐心倾听了具体情况后,首先从“情”的角度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安抚其情绪;接着从“理”的层面分析纠纷产生的根源和双方的责任;最后从“法”的角度阐释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合法的解决途径。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解析,调解员不仅帮助当事人理清了思路,还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技巧和多种解决方案,引导其选择理性、合法的方式化解矛盾。
在社区矫正专区,矫治帮教社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公众介绍社区矫正制度的性质、目的和运行机制,增进社会对这项非监禁刑罚执行工作的了解。多位市民驻足询问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社会融入及监督管理工作,社工结合案例,生动讲解了如何通过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复社会关系、顺利回归社会,体现了法治社会教育挽救的人文关怀。
此次揭牌仪式标志着坪山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迈上新台阶。下一步,坪山区将充分发挥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通过更多元的活动形式、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坪山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彭静怡;信息员:罗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