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大 缩小 指读 语音播报 大鼠标 重置 返回 退出
坪山区人民政府(关怀版览模式)
首页 > 规划计划

坪山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新区发布时间:2015-03-16 00:00:00

  2014年,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市支队的精心指导下,在新区各查违共同责任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大队按照“严格查违、妥善疏导、健全机制”的总体指导思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效率,深入推进规划土地监察各项工作,在周边区、街道查违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坚持严格执法,确保了新区总体查违形势平稳可控,继续实现永久性违法建筑(栋数)零增长。

  一、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我大队共牵头受理各类违法案件(线索)2281宗,开展拆除行动183次,参加一线拆违行动3805人次,拆除违法建筑物面积22040平方米。大队的工作亮点,概括起来主要是“四大成效”:

  (一)以共同责任考核为载体,加强联动执法,创新规划土地监察新机制

  一是以96.5分的总成绩在2013年度市查违共同责任考核评审工作中名列第三(原特区外第一名),并获得“深圳市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工作进步奖”;二是16个共同责任单位均以优秀的考核成绩顺利通过新区2013年度查违共同责任逐级定量考核;三是将查违共同责任考核工作正式纳入新区2014年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率先在全市查违共同责任考核工作中迈出创新的第一步;四是进一步理顺与规划国土、办事处、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工作联系,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日趋成熟,全年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7次,拆除违法建筑3280平方米;五是以三级响应执法机制、巡查责任倒查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为代表的规划土地监察机制不断创新和改进。

  (二)以拆除违法建筑为手段,加大查处力度,确保查违形势平稳可控

  一是针对严重违法抢建的业主,以媒体曝光为切入点,以强制拆除为着力点,保持高压态势查违,同时针对程度较轻的抢建行为,灵活采取“纠正”、“劝拆”、“助拆”等方式,坚持人性化执法;二是针对深惠边界地区抢建行为,采取跨地区查违联动执法,严厉打击跨界抢建行为。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拆除违法建筑600平方米;三是有效开展国有储备用地清理工作,共清理国有储备土地86块,清理面积52万平方米;四是将卫片执法作为查违利器,严控违法图斑源头,共完成6次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查处涉及卫星图片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20宗。

  (三)以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试点为依托,推进疏导政策,切实解决民生实事问题

  一是根据深圳市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以及《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出台《坪山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试点工作方案》, 新区坑梓办事处和坪山办事处六和社区被纳入试点范围。经核查,初步确认新区范围内应申报未申报的历史遗留违法建筑2589栋;二是出台《坪山新区原村民非商品房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处理工作方案》,提高审批效能,完成了两办事处报送的450份“一户一栋”申请资料的审核工作,报请新区审议通过安置处理26户,准予建房174户;三是创新工作方式,主动作为,准予金沙社区12户拆迁户在拆迁项目红线外参照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规模进行加建或新建,推动坪山新区第三人民医院和保障房二期项目用地拆迁项目协议签订工作全部完成;四是妥善处理华谊兄弟文化影视城项目涉及伟明实业及汤坑社区等相关历史遗留问题,原则通过汤坑社区茜坑、乌坭浪27户拆迁户的安置建房诉求;五是加强临时建筑审批和监管,共受理临时用地与临时建筑业务128宗,目前已办结98宗;六是积极探索社区物业转型升级之路,拟定了《坪山新区社区物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工作暂行方案》,为社区物业转型提供了出路。

  (四)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执法水平

  一是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开民主生活会、立行立改等环节,着重抓队伍的“四风”整改落实,强化了队伍的宗旨意识,并建章立制,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二是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全体工作人员年终考评、考核及聘免挂钩,奖勤罚懒,树立队伍的正气;三是基本完成《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手册》的编制工作,使各项查违工作有章可循;四是通过开展“一把手讲党课”、邀请检察官开展职务犯罪系列讲座、观看党内教育参考片、赴深圳监狱实地警示教育等活动,警钟长鸣,强化了队伍的廉政教育,预防犯罪,全年队伍无违纪违法现象。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新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类型非常复杂,群众申报“三规”处理的积极性不高,试点期内只有186户申报“三规”处理,待试点期满可能无法达到既定目标;二是土地监察信息化建设仍然滞后于工作需要,数字监察平台还处于立项阶段,未能开展实质有效地信息化工作;三是个别社区仍然存在强烈的建房动机,在现行政策难以满足所有需求时,违法抢建的苗头时有发生;四是“一户一栋”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如:原村民等待拆迁补偿的观念未能彻底转变,安置类的处理方式未被大多数原村民未建房所接受,货币补偿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住房安置房源目前仍未得到很好落实等;五是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现行的执法要求存在差距,全年执法涉及诉讼4宗,行政复议1宗,其中败诉1宗。

  三、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规划土地监察支队的中心工作,坚持“严格查违、妥善疏导、健全机制”的指导思想,以“五个加强”为抓手,落实“九项举措”,筑牢“六道防线”,全面推进新区的规划土地监察工作。

  (一)加强违建查处,继续保持查违高压态势

  一是进一步完善二级巡查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二是以打促防,坚决果断拆除影响恶劣的违法建筑,强力震慑违法抢建行为;三是加强信息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并做到每个季度演练1至2次,提升处置规划土地监察范围内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四是继续用好卫片执法这一手段,做好卫星监测图斑自查工作。

  (二)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查违执法工作效率

  一是加快数字监察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查违工作信息化水平,力争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数字监察平台项目的建设工作;二是积极引进高科技设备推动查违工作规范开展。如无人机应用、GPS巡查设备、便携式执法记录仪、车载记录仪等;三是建立并完善电子巡查档案,电子地图比对,提高规划土地监察信息化研判能力。

  (三)加强疏导利用,注重公平公正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对社区、企业增建的建筑面积较小,属于配套服务类的临时建筑项目采用简易程序,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以复函方式予以审批;二是开展新区范围内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年度控制指标和各社区年度控制指标研究工作;三是进一步规范“一户一栋”收文、审核、报会等办文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四是积极会同新区职能部门,做好安置处理的未建房户的转地补偿房源的落实事宜,并根据建筑物所属类型进行分类处理;五是积极研究《坪山新区社区物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工作暂行方案》的实施细则及内部操作流程,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升级。

  (四)加强试点推进,促进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一是进一步开展“三规”课题研究,对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积极采取有效工作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加强横向联系,积极吸取其他区在开展试点工作过程中成功的运行模式和有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试点工作终期评估总结报告;三是研究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工作流程、工作细则和便民措施,促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执行力

  一是制定全年队伍培训计划,全面开展业务技能和队伍纪律培训,提升规划土地监察队伍专业化水平;二是严格内部管理,用制度约束规范职工行为,杜绝“庸、懒、散”等不正之风;三是继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将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切实转变查违队伍工作作风,提高队伍执行力;四是加强经费配给,提供资金装备保障;五是正式出台《规划土地监察工作手册》,全面实现执法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