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大 缩小 指读 语音播报 大鼠标 重置 返回 退出
坪山区人民政府(关怀版览模式)
首页 > 规划计划

坪山新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坪山新区发布时间:2016-03-16 00:00:00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规划土地监察大队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和市支队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土地监察职责,全面落实查违共同责任,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新区的查违工作得到市委马兴瑞书记的表扬,概括起来有以下亮点:

  亮点一:“零”增量

  严字当头,严格查违,对违法建筑始终零容忍,通过全网格化巡查和一、二级重叠巡查及三级响应拆除机制,对严重违建抢建实行强制拆除,对程度较轻违建采取劝拆、助拆,查违成效显著。全年共开展行动418次,拆除违建面积5.78万平方米;清理验收国有储备土地图斑205宗,验收面积144.13万平方米;开展7次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查处整改违法图斑18宗。查违工作全市名列前茅,实现巡查率、整改率100%及永久性违建“零”增量。

  亮点二:“重”考核

  已建立完善查违通报机制,每月第一个星期在新区领导通气会上通报上月查违工作情况,强化督查督办力度;修订区共同责任考核指标,设立加分奖励,纳入政府绩效考核,16个共同责任单位均成绩优异;强化社区月排名制度,对23个社区查违工作予以月评和年度总评;开展队伍全员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待遇、年终考评及聘免挂钩,加强查违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亮点三:“善”疏导

  妥善解决57户原龙岗区政府已批未建“一户一栋”历史遗留问题、老坑社区14户拆迁户建房问题;完成655户“一户一栋”收文处理工作,审议通过463户,退文170户,剩余22户申请正加紧处理;接受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申报8327栋,完成飞西第二工业区11栋历史遗留违建申报处理初审工作;受理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业务90宗,审核通过16宗,备案、归档18宗;审核通过竹坑股份合作公司、秀新股份合作公司、秀新股份合作公司草堆岭分公司等3宗社区物业转型升级项目申请。

  亮点四:“强”科技

  规划土地监察信息指挥平台开始试运行,启动信息化查违工作;引入无人机对楼顶违建进行实时监控;配备便携式执法记录仪,促进执法公平公正;装备车载移动巡查系统,对巡查工作全程监控。

  二、2016年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以贯彻落实查违“1+2”文件为契机,以“五个加强”为抓手,坚持严打严控违法建筑,建立查违长效机制,全力为新区打造深圳“东北门户、智造新城”守护好土地空间。

  (一)加强联动执法,整合查违执法力量

  在现有的联动机制基础上,强化查违与规土、办事处、公安、城建、消防、水电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对联合执法进行考评,形成查违合力,强力拆除违法建筑。

  (二)加强科技投入,建立立体巡查控违机制

  继续加强无人机投入,争取对全区所有建筑物和土地状况实施全覆盖实时监测;为执法员增设GPS定位对讲机,实施网格化巡查;进一步完善车载移动巡查系统,将巡查及执法情况实时传送到信息指挥平台,全面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土地监察体系。

  (三)加强信息研究,建立全方位综合治理机制

  以规划土地监察信息指挥平台为基础,全面收集全区建筑物信息,使建筑物的状态变化有据可查;探索违法建筑的综合治理机制,将违建行为纳入征信管理,对违建资金进行监管,斩断利益链条。

  (四)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全区共同查违氛围

  以媒体为载体,定时公布拆违动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为查违工作廉政监督员;建立坪山查违官微,正确引导查违舆论导向。

  (五)加强疏导政策,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以查违“1+2”文件为指导,探索有利于查违的疏导制度,通过“确权一批、拆除一批、没收一批、消化一批”处理存量历史遗留违建,实现违法建筑“负增长”;对临时用地和临时建筑审批探索年度指标控制,对社区物业转型升级工作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