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在坪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生态的建议》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顶层设计和高位统筹的相关建议
我区在相关顶层设计文件中对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进行布局。一是在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等规划针对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在《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综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深圳坪山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等顶层设计文件中专门对细胞和基因治疗进行规划,提出“加快突破CAR-T、TCR-T、干细胞治疗技术等新型治疗性细胞技术,提升在白血病、先天性代谢疾病、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重特大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水平。基因治疗领域。重点突破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定量蛋白质组鉴定分析技术、超灵敏高覆盖代谢组定量分析技术和多组学分析技术。支持发展生化检测、染色体分析和DNA分析等多元检测方法,积极布局基因筛选、生殖性基因检测、诊断性检测、基因携带检测和症状出现前的检测等多类型检测服务。”。二是依托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细胞资源整合平台。深圳医学科学院的使命是建设“四平台一智库”——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打通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瓶颈,推动深圳成为国内外医学科学研究成果验证、应用、推广的重要落地平台;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和高效择优的项目资助管理运行机制;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探索建立全市生物医学及医学相关研究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完善需求牵引的医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医学科技交叉复合型人才;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依托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将建设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和临床应用平台,打造符合国际水准的临床试验中心,整合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资源在深圳集聚、转化,推动国内外先进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装备及技术在深圳率先应用转化,并通过深圳辐射全国。三是建立ICH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顾问委员会,为辖区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生物医药领域符合国际标准的ICH研究提供支持。率先建设国内首个对标ICH标准的生物医药专业园区,集地缘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于一体,打造ICH服务机构与药企集聚园区,开展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服务,在临床试验的有效性、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安全性、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加速与ICH标准全面接轨,帮助国外创新药进入中国并实现本土化生产,同时助推国内药企提升研发能力,走向全球。
二、关于政策支持的相关建议
一是聚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出台产业类高层次人才专项政策(即“聚龙英才”政策),吸引汇聚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目前,已认定十批次229名“聚龙英才”。二是创新活动形式引才国内外高端人才,开展9期名校博士坪山行活动,邀请哈佛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名校230余名博士来访考察坪山,面对面与区领导交流,通过活动平台,哈佛大学高寅、剑桥大学杨宗银等优质人才和项目团队落户坪山。三是全力推动建设全新机制创新创业学院,先行探索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教育改革新范式,并协同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师范大学等,力求打造“从0到1”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师范”全新机制的高等教育集群,打通创新创业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全流程。同时,将持续根据产业链优化升级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汇聚各方英才助力区重点产业发展。四是出台《深圳市坪山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坪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等政策,根据《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结合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坪山生物医药产业提升方案(2020-2025)》,进一步明确坪山区生物产业发展定位,聚焦优势领域,加速企业集聚,构建产业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以更高目标推进坪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原《深圳市坪山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坪府规〔2018〕9号)的基础上,修订了《深圳市坪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进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坪山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融合发展产业生态,支持我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构建高质量企业梯队,并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突破、品牌质量提升和企业技术改造,目前该项政策即将印发实施。五是在保障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供应方面,制定出台了了《坪山区重点产业项目遴选管理办法》《坪山区产业用地容积调整的产业审查及用房移交流程》《坪山区产业用地容积调整的产业审查及用房移交流程》《坪山区闲置厂房调剂管理暂行办法》《坪山区2019-2020年工业用房参考租金》。六是在产业空间管理方面,制定了《产业空间管理规范》。在政策补贴方面,制定了《深圳市坪山区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突出政府引领作用,完善优惠政策体系,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上下游完整、特色鲜明、集群效应明显的产业链。七是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按照“高起点、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选取具有稳定优质资源的基金管理人,以市场化、专业化模式开展基金投资运作,投资范围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21年6月,我区共成立11支引导基金,认缴规模47.93亿元。引导基金子基金投资项目合计125个,计划投资金额合计32.57亿元。四是鼓励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精准发力,借助知识产权创新融资举措,为解决生物医药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路径。2020年,坪山区推出首单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知识产权衍生的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突破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局限于当下经营状况的掣肘,充分考虑知识产权预期收益,极大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规模,助力1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资本市场融资的“入场券”,补贴后融资成本3.3%。
三、关于基础设施、研发基地的相关建议
一是重视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研究机构的引进,近年来,先后引进了深圳市坪山区细胞疗法前沿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广东省药物非临床评价研究企业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评价研究分实验室等一批具备细胞和基因治疗研究能力的创新平台,聚焦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突破细胞制备、细胞编辑、细胞存储及相关仪器设备的研究等核心问题。目前,我区已经聚集了相关科研机构5家、专家20余人,初步形成产学研全方位集聚效应。二是依托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细胞资源库。积极争取在深圳市培育细胞和基因(生物育种)未来产业“五个一”工作体系下,推动我区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细胞资源库并获得市级支持,争取普瑞金、爱生再生等企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细胞资源库,相关材料已经报送至市科技创新委。三是对接和引进了广东君厚共建一站式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平台—华南细胞工厂,项目建成后产能满足未来10年华南地区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及细胞工厂的需求。每年培养100名以上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细胞和基因治疗GMP生产的高端生产技术人员和5名以上该领域的高端管理人才。
四、关于企业引进的相关建议
一是企业引进。2020年,累计接洽300余家海内外优质企业。其中,生物医药领域,引进了赛诺菲—巴斯德(疫苗)项目、香港铠耀即时体外诊断仪器项目、香港希玛眼科医院项目、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等。同时通过开展精准服务,还引进了世界免疫细胞领军企业松鹤免疫、世界知名咖玛刀制造商西安大医集团项目,目前松鹤已完成对中山基地的全额收购,国外专利授权亦全部转移至坪山,未来该司将以坪山为唯一平台开展新药上市。二是开展园区建设。2020年全年推动出让11宗产业用地与1宗商业用地:产业用地总占地面积约27万㎡,其中有2宗用地分别由中城公司和银星公司竞得。中城公司所拿地块面积约2.75万平方米,将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产业园”;银星公司所拿地块面积约3.18万平方米,建设12.7万平方米的“银星生命健康科技园”。预计两宗用地将于今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有关项目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同时每个项目还将引进至少4家针对生物产业类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平台在对外运营时将为坪山区内生物产业类企业提供优惠服务。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