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坪山区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20200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坪山区住房和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0-09-01 14:11:50

尊敬的郑永旭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物业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夯实小区党支部工作基础方面的建议

  截至2020年上半年底,我区在管共30个花园小区,已成立党支部的花园小区11个,暂未成立支部的花园小区19个。我局配合区委组织部指导各街道对已成立支部的花园小区,着重考察支部工作开展情况、党组织生活情况、党建阵地使用情况等工作,对无党建阵地或阵地面积不够的花园小区党支部,用好相关资金,为他们拓展党建阵地;对尚未成立支部的花园小区,进行党员信息线上和线下摸排,一是对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的小区,积极推动有意愿且符合转入条件的党员转入所在辖区,为下一步成立支部做好充分准备,二是针对流动党员人数较少的小区,通过“战役先锋”小程序招募党员志愿者,调动党员在创建无疫小区、服务居民等活动中亮身份、做表率的积极性。

  根据区委组织部的有关工作部署,各街道和社区党委加强物业小区党支部建设,严格党支部书记选举程序,推动物业小区党支部书记依照法定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党支部委员与业委会委员交叉任职。支部通过党建渠道联系各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党组织,协调匹配小区现有资源,推进小区治理,组织住户有序参与小区治理和自我管理。积极推动建立党员楼栋长团队,以楼栋为单位组织住户开展自我管理,引导住户内部问题在本栋楼内化解。

  二、关于理顺基层治理机制方面的建议

  四月底,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坪山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六月,区委组织部组织召开推广马峦街道“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工作现场会,区委改革办、区住建局、各街道党委、各社区党委书记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七月,区委组织部制定了《坪山区花园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任务清单》,我局正在积极配合区委组织部制订相关方案,理顺小区治理机制。

  在区委组织部领导下,我局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健全以物业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由物业小区党支部牵头定期召开会议,对小区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达成共识,由业主大会会议表决,并在物业小区内公示,接受居民监督。

  三、关于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的建议

  七月,我局拟定《关于完善<坪山区房地产项目全过程监管指导意见>的若干措施(送审稿)》,该若干措施明确规定了“开发企业应在规划建设社区配套用房时,根据物业小区居住人口、建筑面积等因素,配置党群服务中心用房。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在开发企业报备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和临时管理规约时,着手介入摸排业主党员情况,布局、筹划该小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工作,并建立由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党员)组建的党支部。社区党委根据物业小区情况,吸纳物业小区党支部书记、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兼职社区党委委员。”

  我局同步汇编《坪山区街道办事处党建引领推进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指引(送审稿)》,待区政府批复印发实施,该指引旨在推广马峦街道办事处“党建引领”模式,深入开展街道办事处城市住宅小区“一委一居三平台”改革,以党建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任务,在不新增体系机制、不增加行政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基层现有的资源和能力,探索在社区党委领导下,指导小区业主组织开展有序自我管理、自我治理,总结出便于基层单位轻装上阵、快速复制推广、有可操作性的一套具体做法,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群众工作平台”、小区业委会“法定权力平台”、物业服务企业“日常服务平台”作用形成基层治理合力,推动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以上文件发布实施后可达到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核心引擎”作用,实施三个“同步”的效果。

  四、关于建立意见征集、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纠纷调处等机制

  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业务指导下,各街道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坚持以群众工作为导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现代科技应用为支撑,在小区进行意见征集、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纠纷调处等机制方面,既有传统的规定流程,也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机制。

比如坑梓街道探索在小区物业办公点建立“群众说事室”,街道安排人员轮班、社区工作人员配合等形式,利用晚上下班、周末等居民群众空闲时间,到小区定点定时轮流坐班值班,接待群众咨询来访,调解小区邻里纠纷,掌握一线社情民意,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在群众家门口受理处置民生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隐患发生。在有条件的小区建立党群服务站,搭建党群联系、党群活动、便民服务、资源调配平台,充分发挥党群服务站联系服务群众、凝聚党心人心的纽带作用。

  比如马峦街道构建支部“群众工作平台”、业委会“法定权力平台”、物业“日常服务平台”共同发力推进小区治理。支部牵头筹备小区业主大会,街道物管办配合筛选和推荐党员、热心业主担任业委会委员,推选支部书记担任业委会主任,优先选聘党员为业委会执行团队工作人员,实现支部对业委会的全面纳管。业委会履行法定职责,用好管理规约执行、物业公司考核和业主共有资金管理等核心权力,化解小区住户纠纷矛盾,督促物业提升服务质量。

比如坪山街道由小区党支部牵线搭桥,在线上建立业主交流群、物业公司交流群,公布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联系方式,让小区居民有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反馈。党组织密切监测群动态,对业主投诉及时回应,及时跟进落实,防止事态发酵等等。

  五、关于加强小区资源整合的建议

  中共深圳市委政法委员会制定《深圳市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办法(试行)(立法建议稿)》、中共深圳市坪山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坪山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均有加强社会资源整合,引导小区内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的理念和规定,各街道在组织业委会选举工作、组建党支部、吸收党员、确定楼栋长人选等过程中,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积极发现并吸收小区内的“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干部、老党员、文化能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该项工作各街道正在加大力度不断推进。

  六、关于发掘、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组织力的党员骨干和居民领袖的建议

  马峦街道通过支部牵头组建新闻发言人、党员楼栋长、居民议事会、急救义工队和妇女工作组“五支队伍”,做大做强小区治理工作“基本盘”。建立新闻发言人团队,对小区重大事项实施公开权威发布,提升住户对小区治理情况的知晓率;建立党员楼栋长团队,以楼栋为单位组织住户开展自我管理,引导住户内部问题在本栋楼内化解;建立居民议事会团队,支部牵头邀请活跃住户共商共议小区事务,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小区治理;建立急救义工队团队,发动热心公益的住户学习急救常识和开展义工活动,激发小区互帮互助正能量;建立妇女工作组团队,组织家庭主妇、广场舞大妈等女性群体参与调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维护小区和谐温馨的良好氛围,促进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按照区委组织部推广部署工作要求,各街道相继学习马峦经验,从居民中团结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参与意愿强的热心党员、群众,培养成党组织的“信息员”,遍布各楼栋、各业主、物业公司交流群,力争培养成群主、带头人,及时将群众的心声传递出来,为党和政府发声,化解物业公司、业委会及业主之间的矛盾,在群众中传播正能量。

  此函。

深圳市坪山区住房和建设局

202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