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坪山区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信访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分类处理信访问题、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不断提升信访公信力和质效,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明晰信访职责分工,构建法治信访工作体系。实行信访诉求分类分工清单制度,明确事权单位管理职责,健全配套工作机制,推动及时依法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一是编制信访诉求分类分工清单。对十九大类信访诉求557小项具体事项结合我区实际列举200例典型诉求事项,并明确了48家有关单位相应作为事权部门,出台《坪山区信访诉求事项分类分工清单(第一版)》,建立以信访事项职责分工明晰、办理流程清晰、依法分类处置的信访职责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地指导各单位依法办信,有效填补了职能不清、交叉扯皮的漏洞,提升了信访工作依法处置能力。二是打造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三位一体”矛盾纠纷处置队伍,通过访调结合、法律援助、心理疏解、救助帮扶等方式,强化法治信访,严格落实访诉分离,引导回街道、社区、工地调解197宗,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诉讼解决问题150宗,引导信访群众通过行政复议、劳动仲裁42宗,现场一次性调解成功率为23.10%,涉及金额1707万元,收到信访群众赠送锦旗3幅。三是构建“1+6+N”接访阵地,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1”是以区人民来访接待厅为核心,搭建横向全覆盖事权单位,纵向链接市、区、街三级的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平台。“6”是以6个街道接访室为主阵地,综合运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手段,促进基层矛盾就地化解。“N”是根据当前信访形势需要,在住宅小区、社区、企业、学校、建筑工地等场所设置信访接待服务点,安排干部驻点,接受群众咨询,登记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合法理性维权。
(二)积极畅通信访渠道,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在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的同时,我局加强源头化解,做好政策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把利益诉求逐步引入理性、法治、规范的轨道。一是针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当前疫情影响的新形势,开通网上信访平台功能,将信访服务延伸到移动设备端口,引导群众通过扫码登录快速便捷反映信访诉求,与民生诉求平台形成优势互补,构建高效便捷的依法信访沟通渠道,打通群众信访诉求“最后一米”,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同时加强对网信移动端操作宣传及应用推广,向各社区、各重点场所累计发放宣传品一万余件,今年来网上信访占比达75.1%。二是规范转送、交办、督办、纠错、考核和协调工作流程,配合职能部门依法甄别、受理、办理信访事项,印发《坪山区信访业务规范化处置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导入衔接机制,切实解决信访事项多头受理、重复交办、转送办理脱节等问题,不断提高信访案件规范化办理水平,及时受理率、及时答复率均达到99.85%,位全市前列。三是深入开展《信访条例》1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以《信访条例》修订15周年为契机,以书法、摄影的形式,面向全区单位和个人征集了39篇书法作品,93张摄影作品。通过收集、评选来自群众的信访工作典型事迹,宣传群众依法信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自觉维护信访工作秩序的典型,展现《信访条例》修订实施以来信访制度改革和信访法治化建设经验、成果。同时,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专题学习讲座,组织党员干部综合多种形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信访干部队伍的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水平。
(三)打造多元化解平台,创新法治信访解决机制。通过访调结合、法律援助、心理疏解、救助帮扶等方式,强化法治信访,严格落实访诉分离,积极引入专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探索建立多元化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一是完善访前律师工作室制度,发挥律师专业性开展接访调解工作,为来访群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引导来访者以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引导信访工作驶向法治化轨道。同时,引入心理咨询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引导信访人参与心理健康辅导,转变信访人思想认识,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强化信访专项资金保障,充分发挥特殊疑难信访问题专项资金杠杆和引领效应,形成信访救助与社会救助互补互促的救济链条,推动特殊疑难信访案件高效化解;严格审核信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实行一事一申报,禁止重复申请,预防信访人对资金救助产生依赖性,确保专项资金规范使用。今年以来,利用信访专项资金救助信访家庭5批次,涉及总金额12.2万元,有效消除不稳定因素,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信访苗头隐患排查及预警能力,建立全过程提醒督办机制。认真排查矛盾从源头上化解,坚持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对敏感信息及重要线索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实行分级响应,强化对不稳定隐患的动态监控和评估预防,以提醒函、督办函形式,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加快信访案件协调处置效能,全面压实部门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共发出信访提醒函14件次,信访督办函3件次。
二、存在问题
2020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依法办事的意识还不够牢固。在信访案件处置过程中还存在凭工作经验、按照老规矩老办法办事的问题;二是法律专业知识储备还不足。在依法分类处理群众反映诉求、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时,法律知识应用不够熟练,存在依赖驻点律师的问题。三是法治信访宣传效果还不明显。普法宣传手段单一,群众通过法定途径解决合理诉求的意识严较弱,以案释法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三、2021年工作计划
(一)精心部署全面推进。局党组坚持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将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政策的学习纳入局机关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之中,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相关法律政策,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信访工作、普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确保法治政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干部定期公开接访、领导干部包案、信访信息研判预警、联合接访等工作机制,推动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同时,紧扣省、市、区工作部署落实和重要节点时期的信访工作目标,定期对信访积案化解以及重要节点时期信访工作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创造条件深入群众,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有秩序依法、依规上访,让广大群众逐渐熟悉并了解信访制度和工作程序,规范信访秩序,提高信访工作效能,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抓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的重大问题的解决,工作中做到抓典型引好路,以点带面,确保信访问题有人管、有人办、有人负责,促使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依法解决。
深圳市坪山区信访局
2020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