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关乎民众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安置房建设始终紧紧牵动着拆迁群众的心弦。近日,坪山区碧岭街道沙湖社区的回迁居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分房时刻,沙湖“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以下简称沙湖项目)12号留用地回迁选房仪式在佳华沙湖广场商业盒子盛大举行,历时5天,成功完成了1583户村民的选房确认工作,为回迁居民圆了“安居梦”,这也是深圳市首个“整村统筹”土地整备项目实现留用地回迁的项目。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标志着沙湖项目取得了关键性进展,更是坪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发展和民生建设宏伟蓝图的具体落实和生动实践。
据了解,沙湖项目位于坪山区西南部,毗邻坪山中心区和宝龙高新区,整备范围362.95公顷,是坪山区近年来重点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深圳市首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项目,得到了市、区、街道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早在2011年,沙湖项目便申请纳入了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成为全市首批“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的先行者。此后,历经长达13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从2015年5月市政府审议通过改革试点方案,到同年11月正式迈入实施阶段;再到2020年11月完成首期留用地(12号地块)出让手续并开展地块的开发建设;直至今年1月,随着12号地块回迁选房的圆满落幕,沙湖项目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在这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坪山区各级部门始终坚守初心,勇于担当,以不懈的努力和坚定决心,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确保了项目的稳步前行与最终成功。
积极探索,整备创新谱新篇
在整备过程中,各级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摸清家底、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一步步摸索,在试点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施中解决疑难杂症,先后制定出台了《坪山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计划申报流程(试行)》《坪山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与报批操作规程(试行)》等土地整备相关政策。目前,“沙湖经验”已在全市各区遍地开花,形成示范和样板,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贡献了先行先试的经验,也有效推动了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编制出台。
试点统筹,公共利益先保障
沙湖项目整备完成后政府可收回305.84公顷连片土地,用于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落地。根据框架协议约定,沙湖项目被分为三期五个阶段实施,是全市土地整备工作利益统筹方式的创新试点,保障了市、区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需求。在交通轨道方面,为地铁19号线、南坪三期、坪盐通道、金碧路、坪山大道(南段)、龙勤路等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在公共设施方面,满足了儿童公园、沙湖水厂、坪山高中园、深圳人才研修院东部分院、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等多个项目的用地需求。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沙湖项目已贡献各类用地290公顷,其中公共利益建设用地达29.1公顷,未来还将继续提供9.5公顷公共利益建设用地。
保障民生,留用地优先开发
沙湖项目通过土地整备后,社区获得了57.11公顷留用土地、220万平方米的规划建筑面积,以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为更好地保障项目实施,坪山区充分结合项目征拆实际,科学制定了项目拆迁计划和开发计划,通过社区统一拆迁安置、独立地块“净地”引入合作开发企业的方式,有效推动了留用土地的开发建设。目前,沙湖项目第一批次4块留用土地已引入3家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其中,12号地块是沙湖项目首个完成回迁选房的留用地块。此外,沙湖项目另有4块留用土地已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其余留用土地的征拆工作按计划推进。
匠心设计,高质量规划建设
在项目的整体规划及留用土地开发设计上,沙湖项目充分考虑了周边规划与居民回迁的充分衔接,规划方案全方位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原则。以此次选房的12号地块为例,整体规划包含9栋住宅楼,涉及回迁物业共4栋,融合了住宅与公寓两大板块,共计提供1583套温馨居所。其中,住宅部分提供1273套房源,精心规划了六种户型,面积自65㎡至169㎡不等,既有适合小家庭的65-75㎡精致两居,也有满足大家庭需求的169㎡宽敞四居,全方位覆盖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需求。公寓板块则推出310套40-60㎡的精巧空间,旨在满足居民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此外,社区还配备了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人照料中心、活动中心及丰富的商业网点等民生设施,确保居民在享受高品质居住环境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民生优先的便捷,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在回迁选房活动启动仪式上,回迁村民代表在发言中激动地说:“盼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好房子!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感谢建设单位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憧憬!”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千家万户的共同心愿。下一步,坪山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全区土地整备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优服务回应群众的期盼与需求,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与恒心将坪山打造成近悦远来、民生幸福的东部未来之城。(转载自晶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