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单点应用,到全域生态共融,从数据总结分析,到全息立体赋能,坪山区中山小学,历经4年探索实践,构建全息视野下,“人工智能+三环六感”教育生态系统。
坪山区中山小学创办于2015年,秉承“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办学理念,践行“真诚、坚毅、勤朴、进取”校训,形成“团结、细致、务实、进取”校风,建立“专家领衔、学科主建、资源开发、技术支撑”协同机制,培养“健康、文明、智慧、高雅”学子。
“三环六感”教学模式以习性准备、习性助学、多维习得为“三环”习性课堂结构,结合“视、听、嗅、味、触、意”六感协同的教学策略,注重感官参与及具身体验,融合认知发展与习性培养,提升学习实效性,促进知识应用与人格全面发展。
▲全息视野下“人工智能+三环六感”教育生态系统学习会
全息视野下“人工智能+三环六感”教育生态系统,通过全场景采集学生课堂互动、作业质量等动态数据,结合AI深度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精准诊断学科优势与薄弱环节。教师可基于报告动态调整分层教学策略,学生则通过可视化数据实现自主学习优化,形成“诊断-干预-提升”闭环生态。
实施路径 五维目标引领创新
智能助手
依托DeepSeek等AI技术,融合课堂行为数据、学情模型与生活场景,为教师提供智能备课、课堂互动、作业批改等工具。帮助教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将更多精力投入个性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学习导航
构建“六习智能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良好习性的培养。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智能辅导、知识推送等功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需求,推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索。
人才孵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入,全面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发掘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提供定制化的成长平台和机会,助力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先行先试
作为“AI+教育”融合的探路者,学校建立习性养成的社会协同网络,推动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为区域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全域融合
学校引领教育创新、家庭营造智能化学习环境、社会提供资源与平台助力教育实践,通过校家社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
实践密码 三大原则护航创新
开源共享
优先选用DeepSeek等开源AI工具,降低技术应用成本,促进知识共享。教职工团队与全球开发者社区互动,及时迭代技术应用场景,形成“共生-渗透-创新”的技术生态。
减负增效
教师通过智能批改作业、自动生成教学报表等,形成“纠错-归因-优化”的全息反馈链。通过人工智能课程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进行数据分析完成科学实验报告、借助智能工具进行创意绘画等,提升学生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与应用能力。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能力为本
开展教师AI应用实施计划,引导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如开展项目式、探究式学习,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未来,中山小学将继续做好教育创新的“炼金术士”,在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中提炼教育的“真金”,为每个生命提供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方案,让教育在数字时代焕发永恒生机。(信息员:曾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