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区一届三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立足真抓实干,坚持攻坚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推动东部中心建设提质增速、谱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贡献龙田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组织建设不断夯实
(一)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做强党建特色品牌。一方面创街道特色,着力推进大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以“打造大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特色党建,让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畅”起来。今年以来,大工业区3个示范企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树社区品牌。大力实施“一社区一品牌”项目,让社区党建“亮”起来。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社区调研,指导社区根据实际打造党建品牌。龙田社区“河小二”品牌、南布社区“党建+整村统筹转型发展”品牌、老坑社区“党建引领特色小镇发展”品牌、竹坑社区“党建促工建”品牌。
(二)全面推动“两新”覆盖,激活企业党建组织力。实行班子成员包点制度,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责任体系,推进两新组织党建“饱和攻坚”。目前,龙田正常经营的1277家企业中,单独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78家,占全区414家单独成立支部企业数的近43%;成立非公企业联合党组织6个,两新党员共1124名。积极打造中芯国际、惠程科技等一批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将党员员工在业务岗位上完成企业工作任务的“业绩”纳入党内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探索实施“双纳入”评价机制,选取格兰达、沃尔核材等企业党组织,开展“轮值书记”试点。顺利完成大工业区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按片区将大工业区党委下设党组织划分为十个选区,经党员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共产生100名党代表。
(三)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贯穿党建全过程。注重政治教育,组织党员走“东纵精神红色教育公交专线”,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以党建引领重点项目征拆工作,成立重点项目征拆攻坚指挥部临时党委,在征拆谈判组内设立16个临时党支部,以“党旗插在火线上,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工作常态,带领各级党员干部冲在项目一线,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广东陆丰、广西田东等扶贫县开展扶贫工作,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切实发挥组织网络优势。
(四)务求实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开展处级领导干部党工委会议第一议题学习,专题安排“七点钟”干部成长课堂,开展“8月能力提升月”培训活动等;制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1+4”的工作方案,注重难点痛点问题开展调研抓整改,紧紧围绕市委、区委主题教育办指导组指导意见,建立了街道班子的《领导班子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以及《处级干部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清单》,涉及问题54个,已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推进50个;进一步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带领四个社区党委及辖区各党支部,累计开展主题教育相关便民活动331场,覆盖社区居民群众22657人次。
(五)创新党建活动,用心做好群众工作。一是推进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4个驻点团队严格执行各项驻点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方式,深入驻点社区开展联系群众活动,畅通联系渠道;二是全面推进“党代表进社区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龙田街道党代表进社区活动开展4次,共接待党员、群众300余人次;三是深入开展“挂街联社包居进厂”行动。街道领导挂点52家重点企业,建立服务长效机制,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四是探索推进群众工作机制创新改革试点工作。以老坑社区为试点,厘清管理与服务职能,改革组织和运作体系,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枢纽,重点建立457人次需求台账,31859人次的基础数据台账;五是推动聚龙人才社区创建工作。将创建人才社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研究制定了《聚龙人才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形成由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创建“人才社区”工作格局。目前共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专题研究会4次,召开调度会3次,并每月总结工作进展情况。
二、坚持品质提升,辖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一)征拆工作攻坚破难,全力打赢土地整备攻坚战。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重点项目征拆大兵团作战的决策部署,街道主要领导冲锋带头,迎难而上,合力攻坚,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以“动员誓师大会”、“地铁14号线和龙兴路拆除仪式”、“42天攻坚战”等一系列工作为抓手,有力推动了征拆各项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了龙兴路、龙田路、外环高速等项目拆迁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房屋征收208栋共计85595.99平方米,优化完成73栋56200.51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05栋,共计72475.63平方米;入库土地整备地块29.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任务。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完善街道基础建设。全力推进龙田街道文体中心、盘龙世居修缮工程等政府投资项目22项,包括环境提升、城市建设、边坡治理、党政机关、文化设施建设类等,总投资78686.56万元,安排年度投资10419.30万元 ,全年已下达投资计划9219.21万元,已开工10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2项,已完成建设10项;组织实施“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19项,其中老坑社区7项,龙田社区7项,竹坑社区3项,南布社区2项,总投资约431万元。
(三)持续加强执法力度,辖区环境显著提升。全年共在辖区内开展市容环境整治行动250次,出动执法队员3250人次。从源头遏制“三乱”现象,共查处“三乱”案件41218宗,清理乱摆买14212宗,查处超门线经营3335宗;非法办学、非法午托机构数量5家,查处乱挂横幅81宗。全年处理数字化案件7939宗,行政立案共269宗,结案269宗,罚款金额1238756.8元,行政立案数量及罚款金额居全区前列。
(四)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水清岸绿。一方面积极开展街道级河长、社区级河长以及部门巡河的巡河方式,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巡河台账,分类归档,巡查情况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可问责”;另一方面全面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河道沿岸面源污染巡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即时整改,年内共开展街道级河长巡河260次,社区级河长巡河287次,共发现上报问题53个,已整改53个;处理水务管养平台问题清单122单。
三、坚持安全意识,城区综合治理不断深入
(一)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安全生产持续可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职责,以直排式热水器等七大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今年以来,累计执法检查企业2685家次,查处隐患4862项,整改率为89%;行政立案67起,经济罚款79.32万元。发现并整改“三小场所”隐患700余处,整改率100%。交通安全方面,专项整治与安全宣传同步推进;小散工程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排查小散工程425处,责令停工103处,整改安全隐患244处,监管的针对性不断提高。
(二)加大建设安全巡查力度,筑牢安全防线。始终坚持把安全监管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采取“常规化和重点化”相结合方式,对在建工地、危险房屋、边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巡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切实做好小散工程及零星工作日常巡查工作。对巡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指导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按照服务协议对其管理区域小散工程实施监管。
(三)加大重点领域攻坚,提升辖区治理水平。统筹推进12个城中村的综合治理工程,目前龙田街道城中村的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形象进度为78%,在全区排名第二。强化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开展豪方菁园、一品澜山等五个小区的“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小区的创建工作;建立了有害垃圾、玻金塑纸等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收运体系。开展300余场“资源回收日”、20余次“家校”联动、48场“蒲公英”微课堂等活动。全面爱国卫生专项工作。整治环境卫生问题321处,有效提升卫生水平。
四、坚持民生至上,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一)以创文工作为抓手,助推精神文明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广泛开展创文工作的宣传活动,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行走龙田”活动,组织召开“环境长”工作会议,由班子成员带领社区挂点干部和各自然村“环境长”前往创文点进行实地考察,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立即将清单转交给各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全年积极协调联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整改1000余宗。
(二)加强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切实满足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盘龙世居修缮等文体设施建设,目前街道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已确定代建单位,各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对运营单位进行招标。为推动龙田文化发展,将盘龙世居打造为龙田特色文化基地,持续推动盘龙世居修缮工程,预计2020年完工。
(三)积极完善便民服务,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圆满完成龙田街道职康中心阵地建设,并于5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确保街道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推进行政服务大厅建设,提高居民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本年至今全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共接受申请2328件,受理2153件,已办结2153件。其中街道行政服务大厅接受申请数1105件,受理1047件,办结1047件。办结率达100%。
(四)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大力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工作,依次进行项目评定、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审议等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目前,民生微实事工作处于实施项目阶段,共申报项目93个,其中工程类18个、服务类项目75个,累计申请经费约795.382万元。
五、坚持从严治理,队伍建设不断深化
(一)切实压实“两个责任”,“两个维护”落实有力。明确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75项工作职责。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双签字”制度,认真出具党风廉政审核意见21批400人次。组织街道全体公职人员签订《深圳市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承诺书》527份。抓紧抓好区委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督促各部门制定整改措施115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8项,全面完成5大方面33个具体问题的整改落实,核查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5条。
(二)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工作力度,审查调查实现突破。坚决清除影响政治生态的污染因子,案件数量和类型均实现较大突破。截至11月11日,处置问题线索17件,立案10件10人,超过前两年案件总和,其中科级干部1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党纪处分5人,政务处分2人,党纪政务双处分1人,其他处理2人,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1份,审查调查的震慑效应有力凸显。
(三)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建设持续深化。认真“找问题、补短板”,街道层面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0个,制定整改措施32条,逐一整改落实。深入开展坪山区执法作风监督投诉电话进企业活动,向辖区企业发出35个执法作风监督公示牌,有效防治吃拿卡要、索贿受贿、粗暴执法等执法作风问题,通报批评38人,谈话提醒13人,责令检查10人,强力推动风气好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深圳市作风状况调查评议2575次,营造作风建设人人参与良好氛围。纪律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省、市、区纪委制作的教材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议4次,邀请区纪委党风廉政讲师团成员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政府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等专题讲座2场,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不同形式纪律作风教育活动14场,集中开展新提拔干部任前廉政谈话2批次19人次。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龙田街道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一是转变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还需更多实招;二是综治维稳、征地拆迁和安全生产等压力依然很大,还需攻坚克难;三是和市容环境提升难、消防安全压力大、民生基础欠账较多等问题依然存在,还需统筹谋划;四是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城市病”仍不同程度存在,产业项目难落地等问题亟需解决,还需补齐短板。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2020年的工作中以更大的智慧、勇气、热情来谋划解决。
二、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我们将紧紧抓住“双区驱动”重大发展机遇,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充分发掘利用地理交通区位优势、连片成块工业用地较多、制造业资源相对集中、高新技术产业资源不断集聚的发展条件,着力打造产城融合典型实践区、先进智造集聚引领区、“两山”理念实践示范点、国际化生产生活服务街区,为创新坪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龙田力量。
(一)产城融合典型实践区
以龙田社区、竹坑社区为主阵地建设产城融合典型实践区,打造一片区一特色品牌。龙田社区毗邻龙岗、惠阳区,拥有不断增强的人口集聚优势,近年来的征地拆迁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现有社区股份公司工业园区、同富裕工业园区、莹展工业区等园区发展初具规模,为将来开展现代化工业园区和城市更新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竹坑社区地处深圳坪山高新区,与深圳技术大学接壤,区位优越,竹坑第一工业区及老围片区以“工改工”为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已启动,规划建设成为一个“国家高新企业聚集产业区、高端生态居住区相融合的现代化产城大社区”,为坪山高新区提供优质的产业、教育、人才居住空间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促进片区的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
(二)先进智造集聚引领区
龙田地处深圳东部高新区发展带,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业已形成总占地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工业区,行业分布广泛,萌生了以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业态,为建设先进智造集聚引领区提供了良好条件。街道将不断提升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完善公共服务,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壮大先进智造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制造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布局高端化。一是积极推动实施莹展电子科技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系统工程,努力将其打造成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园区”,为全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范例。二是积极推动实施老坑工业区改造升级工程,努力打造先进智造业集聚的龙田科技园区。三是培育引进一批以金融、会计、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企业,不断完善先进智造产业链条,为先进智造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两山”理念实践示范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2018年12月15日,坪山区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龙田街道作为坪山区工业产值大户,更要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上率先垂范,努力建成“两山”理念示范点。一是依托龙田文旅小镇打造一批绿色休闲文旅项目,形成生态龙田品牌。充分利用辖区松子坑森林公园、坪山湿地公园、基本农田等生态资源禀赋丰富优势,积极谋划在老坑社区、龙田社区、竹坑社区打造绿色长廊带、现代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项目,塑造一批彰显绿色龙田的生态品牌。二是积极构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以深圳“10,30,60交通圈”路网、外环高速、绿梓大道和地铁14号线等交通设施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发挥街道书吧、墨香书画院等人文魅力优势,活化利用龙田世居、盘龙世居等客家文旅资源,加快龙田产业职住区配套建设,打造品质人文交互、宜居宜业的美丽龙田。
(四)国际化生产生活服务街区
2019年7月,深圳出台了《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致力于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国际化城市建设高水平发展的驱动力,以国际化街区建设引领未来社会治理新模式,全面创建国际化街区的深圳品牌。龙田街道将以老坑片区和聚龙花园片区为重点打造国际化生产生活服务区。借鉴吸收蛇口、招商、香蜜湖等街道相对成熟的经验做法,完善辖区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服务支撑体系,搭建外籍人士综合交流服务网、外籍志愿者等平台,营造自由便捷交流交往环境。加强片区人文环境国际化建设,传播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居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推进智慧服务街区建设,完善物联网、绿色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涉外医疗、教育、信息、社区生活等公共服务供给,组织、引导外籍人士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区文化活动,提升外籍人才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打造生产活跃、生活优质的国际化服务街区,彰显龙田开放兼容、创新发展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