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10MB2D29853M/2023-00144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 成文日期: 2023-08-31
名称: 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关于区政协第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0230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8-31
主题词: 政协提案 答复
【打印】 【字体:    

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关于区政协第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0230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3-08-31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培育中、小科技企业,加快推进坪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尊敬的李焕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培育中、小科技企业,加快推进坪山区经济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引进、培育、留住符合坪山区长远发展规划的科创型企业,并且重点培育产业链上关键节点的中小科技企业”的意见

  近年来,坪山区大力开展科创型企业的引进、培育工作,并围绕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路径配套全流程的政策支持及企业服务。一是落实扶持政策。产业政策和专项资金聚焦科技中小企业培育与扶持,出台了“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奖励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及“暖企”服务,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不断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坪山区共有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4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8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210家;二是建立重点中小科技企业服务机制。组织建立“百名干部助千企”、领导挂点服务企业联络员和“专员服务、专家问诊、定期座谈、入企观摩”工作机制,领导干部“一对一”、“点对点”服务高成长性、高潜力的中小企业以及龙头企业800余家。三是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围绕企业资本对接、工商税务、知识产权、市场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产业用地用房等需求,落实“一企一策”服务帮扶措施,主动问需、量身定制、靶向服务。

  人力资源方面,针对行业共性问题,组织圆桌沙龙面对面协调解决。围绕三大主导产业、辖区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微企业等开展主体活动,对企业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处理、交流研讨,精准提供产业人才政策解读、校企平台对接、特殊工时制度数量、人才招聘等方面专业服务。聚焦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大家谈”活动,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到现场,面对面交流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经验。

  工商税务方面,为重点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指定业务骨干作为“项目管家”,对涉税业务“建档立卡”,集结法制、纳服、税源管理等部门成立专项服务小组,提供业务“快办专办”服务。

  政策申报方面,通过企业调研、活动宣讲、专家座谈等形式,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资质申报需求,点对点开展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申报辅导咨询,已累计辅导1000余家企业进行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梯度资质认定的申报工作。

  二、关于“推进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力量为主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意见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坪山区瞄准制约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配套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和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产业技术研发体系。加强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积极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推动形成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一是激励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的主体。引导区内科技研发基础好、实力强的龙头企业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研发的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带动中小微企业的技术进步。目前,坪山区已有以企业为主体打造的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20余家。二是为企业链接高校资源和产业链配套资源。以深圳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为核心,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发挥政府的纽带作用,对接技术成果方、出资方与企业的优势和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满足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对检验检测,小试中试、样品制作、设备共享等服务的共性需求,坪山区建设和引进多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制作并发布《坪山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外服务指南》,汇总近160余家提供对外服务的平台和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及产品设计、加工、检测、信息资源、公共设施等方面支持。

  三、关于“提高财政科技创新投入的比例”的意见

  近年来,我区一直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区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2020年至2022年期间,共计争取上级财政资金3.78亿元,重点支持我区企业研发投入和培育项目投入,有力推动我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另2020年-2022年期间,区级财力共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4.47亿元,占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有力推动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学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对接和科技合作等激发内动力,带动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接下来,将继续结合区级财力情况和科技创新资金需求,积极做好我区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四、关于“培育和储备一批科技企业家顾问群体”的意见

  坪山区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类的科技企业家群体。出台“3+1+1”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包含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的专项人才政策,实现对产业领域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蓝领工匠人才等全覆盖,并给予从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健、文体服务等方面最高的礼遇。截至2023年7月底,坪山区共有高层次人才1023人。二是发挥科技型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战略作用。积极邀请科技企业家们为政府重大科技战略、科技计划建言献策。如近期举办的产业投资闭门研讨会邀请科技企业家为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资本运作助力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出谋划策。在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中,医药领袖闭门会邀请生物医药行业企业高管、科研院校专家、投资机构高管等企业家群体,以推动坪山医药产业发展为出发点,洞察技术前沿,分析行业趋势,引领产业发展。

  五、关于“建设更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孵化)园区”的意见

  为满足企业落地及发展亟待解决的用地、用房需求,发挥我区相对充裕空间潜力,增进吸引和保障重大项目落地的筹码,我区加大产业空间统筹力度。

  在满足企业用地需求方面,一是我区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府规〔2019〕4号)、《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方案>的通知》(深府函202143号)、《坪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坪山区重点产业项目遴选管理办法>的通知》(深坪府规20206号)等相关产业用地供应政策文件,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开展用地供应工作,保障企业的用地产业空间需求。二是积极响应市政府“工业上楼”部署,既着眼于提升宝贵土地资源的集约优化利用,更结合我区实际着力通过“工业上楼”实现相关产业资源集中布局,坚持需求导向定制“工业上楼”,成立了坪山区工业上楼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班办公会、部门联席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力推进“工业上楼”项目谋划筹建等工作。已筹集第一批项目8个,总建筑面积约390.1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约225.9万平方米;谋划筹集第二批项目9个,总建筑面积为373万平方米,厂房面积为249.7万平方米。至 2027年,坪山区计划确保每年不少于200平方米优质厂房开工建设,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在建设更大规模的产业聚集(孵化)园区方面,一是走访调研产业园区并加快了解用地用途和建设情况,通过开展专家对接工作、加强适配政策宣传等方式,为产业园区提前谋划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协助各园区结合发展特色进行设计,帮助园区建设打造孵化载体。引导产业园区在建设初期加快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场地布局、设施配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认定指标,推动有条件的园区打造全流程孵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科技企业孵化载体25家,为初创企业提供约15万平方米的低成本办公、生产用房,2022年度为孵化载体内在孵企业减免各类费用1146万元,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二是加快实施《坪山区2022-2025年产业空间筹建行动计划》,从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国有储备、提容项目(含近期拟申报)、拿地在建等五种项目来源入手,全面加快产业空间筹建,力争在2025年前筹建67个产业空间项目,新增建筑面积约1412万平方米。目前,空间筹集行动计划正在持续推进中,预计2023年可提供超过1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专此函复。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