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10MB2D29853M/2022-00105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 成文日期: 2022-11-25
名称: 科技创新局关于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20220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25
主题词: 医疗器械
【打印】 【字体:    

科技创新局关于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20220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11-25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尊敬的盛司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实现产业聚集的建议

  目前,坪山区正大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高值耗材、诊断试剂、介入治疗器械、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高端影像设备等领域。在医疗器械产业方面,一是着力支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主要包括全降解冠脉支架、心脏瓣膜、可降解封堵器、可重复使用介入治疗用器械导管、人工关节和脊柱、骨科耗材、组织器官诱导再生和修复材料、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牙种植体、眼科人工晶体等。二是优先支持高端医学影像产品,主要包括高场强超导磁共振和专科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高端CT设备、多模态融合分子影像设备PET-CT和PET-MRI、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内超声、血管数字剪影X射线机(DSA)、高清电子内窥镜等。三是鼓励发展治疗设备,主要包括高能直线加速器、射波刀、质子、粒子系统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骨科和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血液透析设备及耗材、人工肝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眼科激光治疗系统、高端治疗呼吸机、移动ICU急救系统、除颤仪、中医治疗设备等。四是支持可穿戴设备及康复辅助器具,主要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护理机器人、多模态康复轮椅、康复机器人等。在体外诊断产业方面,原料和核心元器件是重要战略节点,分子/发光/POCT是潜力领域。一是重点发展体外诊断设备,主要包括高通量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及其他分子诊断仪器、新型即时检测设备(POCT)等,搭建体外诊断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标准品库。二是依托新产业、理邦仪器等体外诊断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免疫诊断,着重突破化学发光技术难点,支持酶促化学发光、直接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技术攻关和市场应用。

  二、关于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紧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为落实区委区政府“一产业两规划两政策”工作要求,我区正加紧制定《深圳市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高端医疗器械作为未来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被列入产业规划重点发展领域。规划内容充分衔接《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做优做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着力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中对坪山核心园区的产业发展布局。

  二是打造高端康复辅具产业园。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广东省、深圳市在发展康复辅具产业方面的要求,落实市领导关于发展康复辅具产业的指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适应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打造深圳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发展高地,我区已起草《关于建设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意见。该《工作方案》指出,将立足深圳市现有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和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国家级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产业园)”,形成行业规模和企业集聚,推动产业做大做强。5年内聚集35家以上国内乃至国际智能康复辅具产业领军企业、培育3家上市公司,设立包括但不限于1个国家级测评认证中心执行机构、1个全球创新产品展示交易中心、1个创新产业加速器(骨干企业孵化中心),举办5个以上年度国际产业论坛,带动深圳市康复辅具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越,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以大湾区为中心,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高端智能康复辅具产业体系。

  三、关于创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的多元创新生态的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推动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试验项目,助力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以平乐骨伤科医院完成医疗器械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为起点,推动区属医院开展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相关临床试验,不断拓宽临床试验范围;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协同推进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建设,该中心计划引进香港知名医学专家领衔的30-50家医疗机构入驻,全力构建名医坐诊、远程医疗服务、进口医疗设备检测、国际进口药品使用、健康管理、康复中心等“六大模块”,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深港临床试验合作;持续加强与市卫生健康委联动,共同推进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正在谋划依托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建设国际I期临床医院。

  二是加快制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政策。我区已着手制订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和技能人才政策,分层次、分类别精准支持该行业顶尖、领军、青年及技能人才,其中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专项政策能够覆盖对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创新人才,面向技能人才的专项政策能够覆盖通过院校、企业联合培养的高端医疗装备领域的技能人才。此外,通过举办生物医药产业链下午茶等活动,为区内院校、企业、医疗机构搭建起了交流、对接、合作的桥梁,共同助力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

  此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