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任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发展智能车 打造全球智能车辆制造和研发中心的建议》(第20220091号)的提案收悉。感谢您为坪山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关于您提出的建议,我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坪山管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一:发挥新能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巩固坪山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链的优势地位”
我区按照全市“20+8”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要求积极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为主导,X个未来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的“3+X”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坪山金沙-碧湖先进制造业园区、坪山高新南先进制造业园区、坪山高新北先进制造业园区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以“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承载区。
在智能车方面,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引领,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为动力,全面构建以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激光增材制造、能源新材料等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我区龙头企业比亚迪为核心,聚焦纯电动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纯电动汽车,关注整车设计、动力系统集成、能量管理控制等重点技术,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发展配套需求,加快动力电池、电机系统、电控系统、智能感知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领域发展。同时鼓励比亚迪与中芯国际等企业联合开展跨界融合创新,联合孵化平台、科技中介、产业智库等多元主体联合开展汽车半导体产业创新项目申报,加快汽车芯片、碳化硅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和新工艺开发,支持新能源汽车配套装置、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平台等上下游配套领域发展。
二、关于“建议二:扶持‘坪山制造’新能源汽车品牌向上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中国品牌发展越来越好,技术、产品价值等处于行业引领位置,目前存在短板还是品牌力,特别是高端品牌仍需不断破局。为进一步形成中国本土品牌全球影响力,比亚迪正在规划建设新能源交通系统全球研发中心,将形成智能化、集成化汽车及轨道交通工业示范基地,形成研发、部件、测试、生产、制造等全体系产业建设,依托研发中心的强大吸引力,带动产业链完善。
今年5月,我区产业主管部门联合印发了《坪山区企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区各职能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及时解决企业引进、建设、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采用“日常收集、及时协调、集中决策、持续跟踪”的工作方式,切实做好企业服务。针对重大问题事项,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性解决有关诉求。
下一步我区有关部门将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任务主线,推动我区三大主导产业发展,按照“一产业、两规划、两政策”的要求,根据区内龙头企业产业链需求,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能够支撑区域内各相关产业实际的上下游企业,完善区域配套。瞄准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之城”坪山正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比亚迪作为坪山龙头企业,助力坪山区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完整、产业规模较大的区域。为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力比亚迪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坪山区也将从空间、交通、配套、产业链等多方面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夯实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建议三:紧抓制造业智能化变革机遇,加快坪山绿色大交通体系建设,打造未来之城”
新能源汽车制造是坪山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以高端新能源整车生产、关键零部件及核心材料生产、技术创新为核心,一方面贯彻零碳社会治理理念,
一是落实区内碳排放管控单位碳履约工作,加强管控单位碳履约材料质量,督促管控单位按时完成碳履约。二是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转热、电转冷等技术构建零碳综合能源供给站。积极鼓励城市更新项目申报主体在项目前期阶段开展建设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转热、电转冷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在新改扩建学校或医院等大型工程项目中采用绿色可再生建筑材料。三是不断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按照管理节能、行为节能、技术节能三大方面落实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另待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印发“十四五”节能相关文件后再进一步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及相关方向与路径。
另一方面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全面推动车辆电动化清洁化。已拨付比亚迪节能减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4.4508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2.2148亿元,累计26.6656亿元。累计受理4家企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补贴申请,涉及20个充电站,917台充电桩,申请补贴金额3085.2万元。二是加快低速无人驾驶商业应用,在坪山全域开设无人驾驶线路,着力形成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品牌。截至2022年上半年,坪山区已开通多条载人载物示范线,包括无人驾驶大巴、无人驾驶小巴、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车、无人清扫车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其中,6月1日,新增开通了区政府一二三办常态化载人示范应用线路,同时也为智能网联全域开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
四、关于“建议四:以人为本,吸引、集聚和留住引领型、头雁型人才,形成天下英才聚坪山良好局面”
针对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集聚和留住引领型、头雁型人才,依托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加强培养储备优秀国际化专业人才,以高层次、大项目带动本地化人才培养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立足发展需求,加快制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产业人才、“聚龙工匠人才”等产业配套政策,精准引进、培养行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及技能人才等,推动形成人才雁阵格局。二是聚焦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等机构,探索“人才+项目”“人才+产业”引才育才模式,探索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机制。三是积极对接落实市“鹏城优才卡”人才服务保障,健全完善区级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有效整合区内优质住房、医疗、教育资源,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满足高端人才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感谢您对我区产业发展工作的支持!
此函。